“十三五”規劃中提出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標,實現信息化、工業化與城鎮化深度融合,構建一種城市可持續創新生態。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創新型國家時,提出了“數字中國”的概念,為中國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。透過兩會看“數字中國”,我們會發現信息傳播正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占據著時代潮頭。
2017年,在雄安基建第一標——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設中,集成了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術、CIM(城市信息模型)技術、海綿城市、被動式建筑、綜合管廊、裝配式建造方式等30多項國際先進建設理念,被視為中國建筑的創新試驗田和未來城市示范區。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全面體現了新的發展理念,標志著中國城市建設正式開始進入“數字城市”時代。
我國的BIM應用雖然剛剛起步,但其發展迅速。各地政府對于BIM技術的重視程度逐年遞增,多省相繼出臺BIM標準、BIM收費標準;交通運輸部出臺《關于推進公路水運工程BIM技術應用的指導意見》;“中國BIM認證體系”正式發布;以BIM為核心的CIM技術發展時機成熟。
目前,BIM技術在設計和施工方面的應用主要是碰撞檢查、減少返工;模擬施工、多方協同;三維渲染、宣傳展示。在運維階段的應用主要是空間管理、設施管理、隱蔽工程管理、應急管理、節能減排管理。通過BIM技術的可視化、參數化、智能化,可以檢查各專業間的設計沖突,在施工前進行多方位、多角度的考量及修改。目前,已有一大批企業在BIM技術的應用中取得了成就。
以中國二十冶集團為例,在“數字中國”發展的大環境下,BIM技術作為行業發展趨勢、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工具,對提高企業競爭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該集團在認真梳理原有核心技術基礎上推廣BIM技術應用時堅持需求導向原則:以服務對象的BIM需求為導向,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,準確把握企業在BIM方向的發展,通過業務創新和服務拓展,及時、有效地滿足建筑行業發展對BIM技術的需求。項目需要什么,我們就提供什么,只有這樣才能擴大BIM應用的深度和廣度。堅持示范引領原則:建設BIM示范項目,樹立標桿,與行業內的其他項目作比較,找出差距,借鑒他人的先進技術彌補自身不足,強化企業的學習能力,最終實現創造優勢、成就卓越的目的,從而提高企業的BIM競爭力。堅持分步實施原則:從整體上進行戰略性的規劃,制定詳細計劃,遵循整體規劃、分步實施的原則,為企業BIM的發展指明方向。
為加快推進BIM建設、完善BIM體系、普及BIM建模技術、加深BIM算量應用、推動BIM項目平臺管理,該集團在年度BIM工作推進會上進一步明確了BIM中心管理職責。BIM中心相繼制定發布相關管理制度,明確應用BIM技術驗收標準,并組織各示范項目進行考核;定期在集團內部開展BIM技術項目應用評比、競賽等活動,在集團內部形成了一個BIM應用良性發展的環境。同時,為推動集團示范工程BIM技術應用全覆蓋,各分公司也積極成立BIM分中心,由集團BIM中心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,負責各分公司BIM技術人才的培養及輸出,進一步加強了BIM分中心的能力建設。在近幾年也分別打造了多批BIM應用的示范標桿項目,率先將BIM技術應用到項目上。結合項目進展同步落實BIM策劃應用點,編制示范項目BIM管理制度,充分利用集團數據庫資源解決相關問題,及時搭建BIM協同平臺,助力項目質量、進度、成本三大核心管理目標,做到質量最優、進度最短、成本最低。
在世界建工領域,如果將CAD(計算機輔助設計)技術的應用視為工程設計的第一次革命,BIM技術的實現則是在互聯網時代,利用大數據進行的第二次工業設計革命。過去30余年期間,中國作為世界上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最快、建設體量最大、最集中的地區,是全球工程建設最大的需求市場。為順應國家大數據戰略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,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建筑業,其數字化轉型已經刻不容緩,而BIM技術作為一個多元多維度應用的開放式平臺,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手段,將建筑業業務流程和表達建筑物本身的信息更好地收集起來,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、節約資源,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,支撐城市的規劃、建設,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,為建筑業賦予了全新的活力。